陈可心,汉族,2000年11月生,共青团员,来自江南大学药学院药学1801班,曾担任药学院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获生命科学竞赛江苏省二等奖,保研至中国海洋大学。下面,她将从自己的经历入手,就“如何均衡大学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一话题展开分享。
一、大学里的立足之本——学习
在大学生活中,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学里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需要认真听讲,课上的时间是很宝贵的,集中精力听课可以节省很多课后时间,有时候可能自己需要琢磨很久的知识老师的某句话就能点通;其次要及时复习和巩固,可以按自己的记忆方式划分成当天,隔天,周末等不同时间段复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在考试前的总复习中,我会将学习内容划分成不同模块,安排每天的大致复习计划,但不会太过精细,留给自己足够的机动时间根据复习情况及时调整也是很重要的。
大学区别于以前的校园的很大不同在于我们拥有较多可用于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对学生会或社团工作有热情,并加入其中。我自己也加入了院学生会的文艺部门工作,由于要策划组织学院各种晚会活动,因此要时常开会,讨论,思考,也占用了很多时间。在课程紧张,课余时间剩余不多的情况下,我通常会在周末舍弃一些休闲时间,将自己的学习任务安排进去,在平时工作日也可以像许渊冲先生说的那样,向夜晚偷点时间,利用晚上这段时间来完成工作。
二、开拓视野,丰富精神
大学生活除了是拓展自己的知识,融入社会生活的过渡,其实还是个开阔自己眼界的好时候,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区文化特色多种多样,我们对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精华细致观察与思考,能够从中体会出不小的道理。大学期间的许多假期或是空闲的时间,我都愿意多出去走走,去各地的博物馆领略悠久的历史人文,也会去繁华的市中心感受现代的精练。其实不只是大旅途,我们的校园也是我们放松探索的地方,我喜欢在学习累了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骑车或走路去校园各个角落,发现平时不会注意观察的细节,放空自己,以便于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身与学习之中。其实大学期间里学习科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紧张地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学生活是一个不断做加减法的过程,刚进入校园,我们会不断做加法,去学习各种课程,参加各种活动与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保留最适合自己的区域,减去一些不适合自己的琐事,每个人通过这样的不断地动态调整,最终找到合适自己的节奏。
借用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不必太纠结当下,也不必太纠结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眼前的风景就会变得不一样。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只要我们一直走,天总会亮。”所以,我们要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
1.陈可心生活照
2.陈可心实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