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日期:2021-12-02        作者:        来源:文图:谢雨思 审核:任学敏

谢雨思,女,汉族,2001年9月生,共青团员,江南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在读、2020级至善生,曾获学业奖学金、综合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目前大三年级的谢雨思同学,拥有连续两年GPA专业第一的优秀成绩,还取得了2020-2021学年的国家奖学金。今天,她将从学习方法和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两方面,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如果你也想知道她取得并保持优秀成绩的独家秘籍,那就一起看下去吧!!

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从大一到大二,我的学年绩点分别是3.83、3.89,两年均位于专业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

初入大学,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面对全新的生活和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我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这种状态也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取得的,糟糕成绩,让我醒悟过来,我明白了自己应该有所转变,开始向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咨询学习方法,并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我看来,大学上课的特点是进度快、内容多,想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要学会自学。我将目前学习过的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练习型的,如高数、无机、大物、物化等,另一类是记忆型的,如解剖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等。

针对第一种类型,首先,我会在上课前进行预习,提前了解内容,将不懂的知识点做好标记,并在课堂上重点听老师讲解,若还是不太理解便请教老师或查阅资料。其次,此类课程的课后作业需要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这类题是重点题型,独立思考有利于掌握。最后,充分利用好自己现有的资料,如高数的学习上,利用好高数教材及学习指导这两本书。在平时的学习中,完成两部分内容,一是老师布置的教材习题,二是随着课程进度,自行学习指导书上的例题,完成习题中的选择和填空;期末复习阶段,先分别进行每章节内容的复习,看完知识点后做教材上的章节习题,所有章节都复习完成,便开始做学习指导书上的模拟试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将难题积累在笔记本上,时常回顾。对于第二种类型,由于知识点很多,建议形成知识框架进行记忆,将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跟随着学习进度记忆,切勿全部积攒到期末复习阶段;同时手脑结合,利用图书馆资源,借阅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不仅能了解重点知识,也能通过练习也能加深记忆。

很多同学都想在大学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担任了一些学生工作,或者参加了许多学生组织社团,因此,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是许多同学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大学期间,我也曾担任过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门干事、科技协会副部、学业辅导员等,现在正担任新生副班主任,接下来,我将谈谈自己的经验,如果你也正在为这个问题所烦恼,希望下面的内容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分享一个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法——GTD。由David Allen提出的这一时间管理方法,缩写为“Get Things Done”,即“把事情做完”。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于正在处理的事情。试想,平日里我们经常感到焦虑,是不是因为头脑中想做但没做的事情太多,才会产生“天哪,我怎么还有这么多事没做”、“我太忙了,好累呀”这样的想法呢?而GTD方法则主张将我们头脑中疯狂乱飞的、尚未到来的任务与想法从大脑中外包出去,让大脑专注于完成眼前的一个任务,而不是忙于记录任务,这是一种消灭压力的高效工作方法。

先记录好任务,之后便开始整理,按照事情的紧急程度、重要性和自己的习惯进行排序。一般情况下,我会将学生工作安排在12:00-14:00、19:00-21:00这两个时间段进行统一处理,其余时间段除回复必要消息外,便根据自己的课程情况安排学习。但不免有些工作耗时较长或者比较紧急,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好之后,便开始行动起来吧!

另一方面,想要同时将学生工作和学习做好,需要高效。选择一个安静、干扰小的学习环境(如图书馆)能够明显的提升学习效率,同时给自己定一个时间限,在这段时间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对于学生工作,利用自己吃饭等空余时间,提前熟悉流程、注意事项等,以便在上手时能够高效、高质、高量的完成。

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试错、不断进步的过程。希望大家在大学生活中,保持自信、敢于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全面提升自己,谱写自己的美好篇章!

1.生活照

2.GTD的核心原则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182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9042
服务邮箱:medicine@jiangnan.edu.cn

  • 微信服务号

  • e江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