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在药学院306会议室,由来自英国皇家理工大学的周娟博士和浙江大学的博士后朱景宇,分别作了题为“Multifunctional Glyconanomaterials: Applications in Biorecognition and Drug Delivery”和“On the Way to Drug Research”的学术报告。参加会议的主要有学院教授和部分教师、学生代表,会议由金坚院长主持。
周娟博士的报告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纤维素是地球上储备量最多的多糖类聚合物,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等特质。通过化学方法将荧光团和各类糖配体修饰到纤维素纳米晶体表面制备得到的多功能型生物纳米材料能高度识别并结合特定的蛋白或细菌,并且对细菌进行选择性荧光成像,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二是
介孔硅胶纳米粒子具有均一可调的介孔孔径和形态,稳定的化学性质,高孔道容量,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特性。结合这些特性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靶向型糖基化修饰,从而使得这类药物载体具备对肺结核分支杆菌靶向定点输送药物的特性;其次利用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制备酶响应型纳米药物粒子,其对癌细胞可进行可控性释放药物,从而提升药物对癌症细胞的治疗效率。
朱景宇博士的报告主题是“新型PI3K抑制剂的计算机虚拟筛选以及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作用”。报告内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PI3K广谱抑制剂的筛选,主要利用分子对接技术从小分子数据库中筛选潜在PI3K抑制剂,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实验验证虚拟筛选结果,最终找到两个具有高活性的PI3K抑制剂;二是使用分子对接以及自由能计算方法模拟选择性PI3K抑制剂对不同PI3K亚型的作用机理,通过氨基酸残基分解的方法,寻找到了PI3K亚型之间的位点差异,为PI3K选择性抑制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三是使用多构象虚拟筛选结合自由能计算重打分的方法寻找PI3K特异性抑制剂,利用机器学习语言产生贝叶斯模型,对对接结果进行重新排序打分得到候选化合物,经过生物实验技术,发现了一类具有高选择性的PI3K亚型抑制剂。
两位博士的报告准备充分且陈述精彩,与会人员就报告内容与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结束。
周娟博士报告
朱景宇博士报告